
中新網黑龍江新聞9月15日電(劉娟)“我報名!”“我報名!”在大慶疫情突發,急需志愿者之時,鉆井一公司廣大女同胞以“巾幗不讓須眉”的擔當和男同志們共同組成了一支逆向而行的志愿隊伍。保供、巡邏、核酸檢測等,哪里需要,哪里就有她們的身影,沒人喊苦和累,他們用柔弱的雙肩構成的志愿服務“她力量”,在疫線綻放,用汗水和拼搏展現了巾幗風采。
保供達人 陳利
陳利,鉆井一公司財務人員。疫情發生后,她第一時間加入志愿隊伍,負責生活物資保供服務。

最初在小程序下單未完善的那幾天,居民下單后,需要加她微信付款,她統一收款后再和保供超市對接,然后再制作表格,將所有物品按樓號、購買品種分類做出明細表,下午發放,每天從早5點忙乎到晚上八九點,連同住一個樓區70多歲的老母親都沒顧上去看看。每天頭昏腦脹,實在難受就吃片去痛片。
“我本是干財務的,這些天的收款統計和發放比我上班都累,但看著大家能夠及時收到菜包,心里還是很欣慰!”
9月8 日晚配送保供物資,有一組志愿者丟了一份李子,陳利將自己那一份送給了沒領到的居民!白鳛榻M長,就要有擔當,不能讓組員承擔損失”。
“我們都七十多歲了,兒女又沒在身邊,這段時間多虧小陳了,樓區有什么消息她挨個打電話通知,沒事就問我們所需的蔬菜,然后幫我們下單!睒菂^里的老人們對她贊不絕口,甚至有幾名老人主動聯系社區,要選她當網格長。
“居民的肯定,就是我最大的鼓勵!”陳利笑著說。
巾幗騎士 崔明琳
“小崔,慢點,這三輪車也能讓你騎的這么拉風啊!
“這不想著趕緊把東西給居民送過去嗎?”把三輪車開得又好又穩的叫崔明琳,技術服務分公司質量管理室員工,被分配到“保供隊”,每天負責給居民送菜、送藥等生活物資。小崔不光把三輪車開得溜,拎、扛、搬、運半點不輸好兒郎。

她所在的溫馨社區老年人居多,不會網上購物,上下樓不便,崔明琳就留下電話,由她代為訂購。生活物資到達后,她再將貨物送到老人家門口。
穿著防護服,騎著三輪車,拎著生活物資在小區里穿梭、樓上樓下的奔走,汗流浹背、腰酸背痛、嗓子嘶啞已成為常態。9月6日,那天的米面油特別多,好多還是五六樓。小崔是個急性子,拿著訂單,一手拎起一袋米,肩上還扛著一袋面,另外一只手還拎著蔬菜包,就朝著六樓奔去?此幌履昧诉@么,大娘都過意不去了,“你可別累壞了,丫頭!”小崔氣喘吁吁的,打了招呼就趕緊送下一家,一直到晚上9點多,她送完了所有的貨,回到家攤在沙發上雙腿直打顫,一看微信,她爬樓走了兩萬多步。
智慧姐姐 張曉東
張曉東,井控培訓基地的一名井控教師,優秀共產黨員,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。疫情來襲,她又有了新的角色:防疫志愿者。

8月30日晚,創業城十三區為配合政府為居民發放免費蔬菜包,臨時成立了志愿者單元長群,近百名志愿者們為保證蔬菜包的有序發放諫言獻策。張曉東也想出一份自己的力量。為了讓社區工作人員第一時間掌握志愿者信息,她連夜將群里100多名志愿者按照樓號、單元號、姓名、聯系電話統計出來,提交社區。同時,為了方便志愿者統計所在單元的實住人口,她到網上查找“多人可編輯小程序”的制作方法,把小程序制作完成,已是深夜。第二天,她把小程序發到群里,讓各個單元的志愿者統計自己單元的實住人口和困難特殊群眾數量,填到小程序里。因為全員可編輯,方便社區第一時間掌握小區人員情況,降低了勞動強度,社區對此很感謝,親切叫她“智慧姐姐!
張曉東說:“我多干一點力所能及的小事,你們就有更多時間干大事了!
當她推開五歲的小兒子,穿上白大褂,協助社區測溫驗碼、發放蔬菜包、夜間巡邏等,她想到的都是,這是一樁小事,我多干一點,其他人就有精力干更重要的事了。
志愿服務,事無巨細,聚沙成塔,集腋成裘。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無私奉獻、勇于擔當的志愿者,我們堅信,勝利必定屬于我們!(完)